
陆企全面抢占印度市场图/新华社

今年第2季印度前30大城市智慧手机市占率
中国品牌正在全面抢占印度市场。根据研究机构IDC最新统计,今年第2季,中国智慧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的销量表现强劲。不过中国企业的野心不仅如此。除了手机和IT品牌,重工业、汽车零部件与高铁相关企业也持续增加在印度的投资。市场预计,今年中国对印的投资金额可望突破10亿美元跻身前10名。
锁定印度的庞大商机,包括手机、地铁、汽车零部件等中国企业正迅速扩大对印投资,全领域抢进印度市场。
据统计,中国2015年度对印度投资总额达到4.6亿美元,和4年前相比,增长将近7倍。2016年度(截至2017年3月)的对印投资更可望突破10亿美元跻身前10名,将仅次于英、日、德、法等国。
过去由于边境地区的争端等原因,中印的外交关系趋冷,200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印度的投资规模一直很小。不过印度于2005年正式表示“不会差别对待中国企业”,加上近年印度提出“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战略,致力于振兴制造业,与看好印度这一新市场的中国企业的想法不谋而合。
手机厂商最早布局
最早开始布局印度市场的陆企多是手机厂商。从2014年起,已有近20家中国企业涉足印度的智慧手机市场。
据研究机构IDC统计显示,今年第2季,中国手机品牌小米、联想、OPPO和vivo在印度一线城市的销售表现强劲,拥有一定市占率。且根据统计,印度二、三线城市的智慧型手机销售增速已超越一线城市。
随着需求的快速增长,各家中国公司也陆续在印度当地设立工厂或筹建合资公司,盼进一步拓展市占率。
中国手机厂商小米从2015年开始与鸿海精密工业(富士康)合作,在印度推进智慧手机生产。随着销量增加,小米近期更宣布,将和富士康合作在印度南部再建另一座工厂,以满足市场需求。
另一家中国手机龙头业者华为,8月底在印度的IT之城班加罗尔设立了中国以外的最大规模全球服务中心。其投资额达到13.6亿卢比,配置了约1千名工程师,为亚洲、中东和非洲等30多个国家的业务提供支持。
此外,华为于9月下旬宣布将与新加坡大型电子设备代工生产服务公司(EMS)伟创力合作,开始在印度生产智慧手机。
在印度扩大影响力的中国企业不仅限于智慧手机和IT行业。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商山东北汽海华汽车部件公司,今年8月与印度的汽车零部件厂商AK Minda Group的子公司成立了合资企业,最快将于2017年秋季在中国的工厂生产塑胶油盘、汽缸头和内饰等汽车零部件。投资额为1,250万美元,还将提供BMW和戴姆勒等汽车品牌的OEM。
中印合资企业抢市
日经中文网报导,AK Minda Group的首席财务官(CFO)D·C·Sharma表示,期盼与中国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后,能加速开拓海外的市场及全球的客户。
此外,中国大型重工企业泰富重装,今年8月决定向印度的钢铁厂商Uttam集团出资1.5亿美元。Uttam将面向与韩国浦项在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开展的钢铁项目追加投资。
中国轨道企业龙头中国中车,在今年6月则获得印度东北加尔各答的地铁项目,总计签订了14列电车、112节车厢的供货合约。这也是中国企业在南亚获得的最大一笔地铁车辆订单。
根据印度商工部统计,2011年度中国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额为7,300万美元;到2014年度则飙到4.9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预计2016年度更可望突破10亿美元,在单年度投资额将跃居前10位。
(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