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已成功朝云端和移动企业转型

来源:爱集微 #微软#
2135

微软(Microsoft)执行长Satya Nadella上任后采行不同于以往的策略,从4年来股价上涨2倍来看,投资者显然对Nadella改造微软给予相当大的肯定,而微软确实也在他的带领下与时俱进,展现了不同于过去的风貌。

Satya Nadella 2014年上任后首次公开露面说了一句话:这个世界将是「云端优先,移动至上」(the world is about cloud first, mobile first),对于Windows则是隻字未提。这样的宣言对于以Windows起家的微软相当不寻常,Nadella当时显然已经决定要背离前2任执行长比尔盖兹(Bill Gates)和Steve Ballmer的策略。

微软董事长John Thompson 7月初参加一场由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举办的会议回忆当时的情况指出,Nadella没提到Windows并未引起太大的注意,比较令人意外的是,他大胆宣示在他的领导下,微软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转而拥抱云端和相关的技术。

CNBC报导指出,现在看来Nadella已经兑现他的承诺,微软蜕变成云端服务市场的要角之一,让市场龙头亚马逊(Amazon)的Amazon Web Services (AWS)感觉犹如芒刺在背。与此同时,微软也拥抱开放资源阵营,将部分软体带到Linux作业系统。

为了深入云端市场,微软还放下身段,开始展现亲和力,成为一个友善的企业伙伴。Nadella最令人震撼之举是把对手转变成盟友,为了推广Azure云端事业、Office软体和Cortana语音助理,微软已相继与竞争者包括红帽(Red Hat)、Salesforce,甚至亚马逊建立合作关系。分析师形容,Nadella显然已彻底改变微软的文化。

综观Nadella云端策略,重点主要在于把微软核心业务由软体套装销售,转变成云端订阅服务。从业绩来看,达成这样的目标似乎有困难度,Nadella上任4年来,平均年度营收成长率为6.5%,低于前任的Ballmer在位期间的11%。然而,细究微软营收内涵,有3分之2来自于订阅服务的经常性营收,订阅服务比起授权营收有更高的黏着度。

在移动市场方面,由于移动软体崛起,微软以往软体开发者社团内的重要性一度式微,由苹果(Apple)、Facebook和Google取而代之,现在已逐渐恢復地位。

前执行长Ballmer曾试图让Windows打入移动装置,为了达成任务,先后推出Windows Mobile和Windows Phone作业系统,还斥资70亿美元进行颇受争议的诺基亚(Nokia)装置和服务事业收购计画。

Nadella接手后虽然曾试图将Ballmer的移动策略发扬光大,但最终都以失败收场。微软除了2015年7月提列76亿美元减损诺基亚收购交易之外,由于Windows Phone难敌Android和iOS的竞争,2017年微软停止对Windows Phone 8.1的支援。

微软副总裁Joe Belfiore随后在Twitter发布讯息表示,微软将不再推出新的Windows Phone功能。数日后,Nadella接受媒体采访时更清楚表明,做为第三个生态系统,市场上根本没有Windows Phone存在的空间,也吸引不了开发者。

不过,Nadella并未因此撤守市场,而是迂迴打入其他移动作业系统,除了让Office登陆iPad之外,也支援Android手机。此外,微软还为Android和iOS平台推出Edge瀏览器,以及针对Android软体设计的啟动器。

微软还在2016年收购可安装在Android和iOS装置知名SwiftKey虚拟键盘软体,就连微软Windows的经典线上游戏也进驻两大移动作业系统。

不断壮大微软也是Nadella重要策略之一,但他不是透过有机成长,而是采取对外并购的方式。例如2016年以262亿美元收购LinkedIn,2018年6月以75亿美元收购GiHub,该两项交易为微软带进为数眾多的忠实用户。其中,GiHub收购交易凸显微软即使并未直接掌控高人气的技术,但却是相当重视。

相较之下,Ballmer的收购对象都是为了弥补微软的弱点,但缺乏一致性的策略。

Nadella配合微软策略转向,过去1年在公司内部同时进行调整,包括销售业务大规模重组,以便聚焦在云端和订阅事业。Nadella还着手组织重整,其中包括Windows和装置事业执行副总裁Terry Myerson的离职。

责编:
来源:爱集微 #微软#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